&esp;&esp;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暖、明亮但不如夏日那么炽烈,立春后的风明显比起冬日要温柔许多,曹茵靠坐在竹椅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医书。
&esp;&esp;阳桂送碗碟去大厨房,院子里只有桂芝在,她去茶水房烧了壶滚水,泡好茶放在曹娘子身旁的茶几上。
&esp;&esp;曹娘子住进府里这段时日每日的安排都差不多,给夫人问诊、熬药,看顾晾晒药材,研读医书,在院子里打拳或锻炼身体。
&esp;&esp;微风轻拂,阳光明媚,院子里安静的只听到翻动书页的声音,一切都是这么的宁静美好。
&esp;&esp;忽地,曹茵合上书本,坐直了身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桂芝以为她这是休息却没成想,也就下一瞬,她听到了“哒哒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esp;&esp;很快,阳桂气喘吁吁的出现在俩人的视线,她弯着腰,气息断断续续道:“曹娘子,小,小少爷身体不适,夫人,夫人请你去往主院看诊。”说完话她也蹲下了身子,刚才跑的太急,这会儿有些难受。
&esp;&esp;曹茵起身回到房中,将医书锁进箱笼中,拎着药箱出来就往主院而去。
&esp;&esp;桂芝这会儿也顾不上别的,交代还蹲在地上的阳桂看好院子,急忙跟上曹茵。
&esp;&esp;第135章 治病
&esp;&esp;路上,曹茵脑中想起舒娘姐跟她说的都尉家的情况。
&esp;&esp;都尉胡达出身于黑水城的军户家,胡家在前朝初期便是军户,到了胡达爷爷胡春那一代,胡春做到了千户的位置,按照前朝的规定,千户便可以去除军户的身份,但在黑水城这,不参军也没得别的太好的出路,特别是前朝那会儿各地都乱。
&esp;&esp;胡达从小兵做起,他骁勇善战,很快在战场上累积够了军功,在二十左右升为了千户,随着当时的上司去壌州城述职汇报参加宴席时遇到了世家的周小娘子,也就是现在的周夫人。
&esp;&esp;一个英勇不凡,一个少女怀春,俩人也是适龄的单身男女,就这样看对上了眼,后续的一切便顺理成章,胡达请大将军做媒,去周家求娶了周小娘子,周家也答应了这门亲事。
&esp;&esp;在外人看来,周家家女为下嫁,因为周家是存续几百年的世家,但自家人才知自家事,周家现在只是面上光,实则因近几代子孙没得能撑起门楣的,早已败落,所以家里的娇娘嫁去胡家,看似低嫁,实则也是周家救家的一步。
&esp;&esp;毕竟胡家虽底蕴不咋样但在兵营混,而前朝那会儿的肃州,早已被老皇帝的心血来潮弄得人心惶惶,他们周家急需胡家作为姻亲。等到胡家有周家骨血的孩子继承后,两家的关系也就能更为牢靠。
&esp;&esp;只不过哪知道周夫人嫁到胡家后,连续五年无所出,周家为保证自家的利益,将周家旁系家的庶女送进了府上,成为了胡达的通房,均没能开花结果。
&esp;&esp;之后每隔一两年周夫人都会为胡达准备一两个通房,有些是她买进府的,有些是别人送给胡达的,直到三年前,她那位旁系的妹妹终于怀上了胡达的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了胡达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男孩。
&esp;&esp;生下孩子后,胡达大喜,将周夫人这位族妹提为了良妾,只不过这位良妾生产后身子一直不见好,等到孩子半岁时,她因病去世,孩子一直由周夫人养着。
&esp;&esp;上回在城隍庙曹茵为其看病的也就是这个孩子,到现在也有两岁多了,但看着身子很弱,不过再弱也是胡达膝下唯一的孩子,又养在周夫人这儿,可以说,这孩子养得十分娇贵。
&esp;&esp;而周夫人对这孩子的情感十分复杂,一方面她没放弃拥有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她又知道这孩子是娘家和夫家姻亲关系存续的关键,无论这孩子是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都是胡家和周家的骨血,又是由她从小养大且生母已然去世,其实就是她的孩子一般。
&esp;&esp;所以这孩子一直住在主院的东厢房,这次孩子突然生病发烧的突然,哪怕府上有府医在,她仍是不放心,想着上回在路上曹茵很快的解决了孩子不舒服的症状,这才喊人来请曹茵过去,也算是安心。
&esp;&esp;曹茵过去的速度很快,倒不是她多想在周夫人表现,在府上有府医治疗的前提下,孩子高烧不退,很难不会联想到别的症状上。
&esp;&esp;比如说对于皇家和民间都头疼的水痘之症,在上一世水痘有疫苗,但在这里,得了水痘的大多结局都不太好。
&esp;&esp;曹茵赶这么急也是为了确认病情,而且,作为传染病,水痘不仅难以治愈还极易传染,更属于宅斗小说里去除异己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