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耽美>情欲小说>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7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74章(2 / 3)

&esp;&esp;知道王骏死难的消息,王莽心情复杂。他知道,这次行动实质上失败了,但依然对郭钦大加褒赏,封为“剼胡子 ”,子是子爵,“剼胡 ”是彻底剿灭胡人的意思。这个爵号显示了王莽的内心独白:必须彻底剿灭四夷。

&esp;&esp;不过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从这一年起,郭钦、李崇的消息越来越少,直至杳无音信。新朝彻底失去了西域。

&esp;&esp;始建国天凤五年(公元18年),乌累单于去世,弟弟呼都单于即位,匈奴和新朝终于又等来一次改善关系的机会。新单于表现得很亲善,特意派了两名使者到长安,这使者不是外人,一人是须卜当夫妇的长子,名字叫“奢”,一人是王昭君次女当于居次的儿子。就是说,两位使者都是王昭君的外孙,其诚意可见。

&esp;&esp;接见完使者,王莽却没有立刻答应与匈奴改善关系。他有了上次乌累单于反复无常的教训,觉得呼都单于也难以信任。要想一劳永逸解决匈奴问题,还是要靠战争,并且单于一定得是自己人。

&esp;&esp;皇帝召集廷议,讲了自己的设想:匈奴贵族里,真正心向中原的只有一个人——须卜当。所以,新朝应该把须卜当养在长安,立为单于,然后大军出击攻破呼都单于,再送须卜当过去即位,从此边境永宁。

&esp;&esp;此时,严尤已经升任大司马。他当廷提出反对,理由是:须卜当在匈奴是很重要的人物,控制着匈奴右部,他控制的地方从来不侵扰边境,并且单于一有动静就给我们报信,好比高级间谍。如果把他安置在长安,那和一个普通的胡人有何区别?比较利弊,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esp;&esp;王莽不听。

&esp;&esp;随后,新朝以奢的名义,邀请奢的父母也就是须卜当夫妇来到边境。新朝派去的说客是王歙。史书说,王歙“以兵迫胁 ”须卜当夫妇到长安。此颇为可疑,很难想象王昭君的侄子会用军队迫使王昭君的女儿和女婿,而且王歙是由奢陪同前往边境的。更可能是王歙和奢赞同皇帝的策略,并劝说须卜当夫妇同意,鉴于这是极为重大的政治决策,夫妇俩并没有马上同意,内部可能还产生了激烈的分歧,以至于夫妇俩的次子没有一同去长安,而是掉头返回匈奴。但最终,须卜当夫妇跟随王歙和儿子奢抵达长安。

&esp;&esp;他们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esp;&esp;王莽倒是火速履行承诺,封须卜当为须卜单于,封奢为后安公爵,对父子二人极为尊宠。后来,须卜当去世,奢继承单于之位,更受尊宠,还娶了王莽的私生女。

&esp;&esp;按理说,走完这一步,王莽应该派大军横扫北境了。

&esp;&esp;王莽的确指派严尤与廉丹这两位名将出征,号“二征将军”。廉丹是刚刚从西南边境战场上赶回来的,虽然打过几场胜仗,但终于未能平息益州的叛乱,整个西南边境的局势与北部、西部一样,已经糜烂难收。

&esp;&esp;严尤和廉丹的出兵,需要整个北方战线的全面配合,毕竟奇怪战争已经持续快十年,就为了这次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如此漫长的边境战线是很难调度的,不是这里军队没准备好,就是那里粮草又不足。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勒令全国每个郡缴纳百万谷帛给前线,但军事行动仍然没启动。延宕之际,内地的叛乱也起来了,关东的流民号称赤眉 13 ,开始攻城略地。

&esp;&esp;呼都单于见自己的使者去示好,非但没有换来什么利益,反而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须卜单于,其恼怒可想而知。须卜当走后,他原本负责的匈奴右部换成了单于的人,于是整个北方战线从东到西,都在遭受匈奴的袭击。

&esp;&esp;边境的流民逃到内地,发现内地也开始动荡。

&esp;&esp;然而王莽始终不愿意与匈奴息兵,严尤几次上谏都不听。直到最后一次,严尤力争征伐匈奴已经不是新朝的首要任务,当下应该关注关东的赤眉军。但恰恰是这句话惹怒了皇帝,他立刻免去严尤的大司马之职,还把匈奴问题的责任推给严尤:匈奴不绝,盗贼不息,都是你不畏天威,不听从我的诏命!

&esp;&esp;离开了大司马的职位,离开了对匈奴作战的任务,严尤是否会想起,早在形势尚好之时,他曾经给皇帝的一封上书。

&esp;&esp;在那封上书里他提出,自古以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伐没有上策。周代,把他们撵出边境,属中策;汉武帝兵连祸结三十年,虽然将其打服,但内耗严重,属下策;秦始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但御敌功效不大,是无策。

&esp;&esp;而王莽打的奇怪战争,比无策更差,把全国的兵粮调到荒凉的北方边境,大量粮草被消耗;先抵达的军人没有仗打,吃住艰苦,瘟疫流行,士气耗尽,还骚扰百姓;运输粮草不仅疲惫吏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