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耽美>情欲小说>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4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天将军 第48章(2 / 3)

;&esp;丰安军中,也因此人人思战。

&esp;&esp;翌日清晨,士兵们喝过浓香的羊羹后,从丰安军渡过黄河。

&esp;&esp;船上载着战死士兵的尸体,准备埋葬在黄河以东的墓地。

&esp;&esp;自丰安军城建立以来,五湖四海的汉、胡壮士,都埋在这里。

&esp;&esp;士兵们固守边塞,昨夜一起吃羊肉的时候,谈笑欢快。

&esp;&esp;今日的脸上,却写满悲伤。

&esp;&esp;下一次战斗,他们又有人长眠于此。

&esp;&esp;“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esp;&esp;李瑄心中复杂,他指着这里对众将士说:“如果有一天我战死,不必回长安,也埋在这里。”

&esp;&esp;众将附应。

&esp;&esp;士兵们侧目。

&esp;&esp;罗兴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esp;&esp;卢瑜则在一旁皱眉。

&esp;&esp;按制,一场战斗后,由主将主持祭葬仪式。

&esp;&esp;卢瑜捂着眼睛,似是流泪地宣读祭文。

&esp;&esp;这一次祭葬后,士兵们都知道神勇的李将军还是一名诗人,在离家从军的时候,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esp;&esp;不久后,即便是不识字的丰安士兵,也能将这首诗背诵下来。

&esp;&esp;第39章 王忠嗣

&esp;&esp;回乐城,朔方节度使府。

&esp;&esp;“太狂妄了,竟敢同军操戈。”

&esp;&esp;王忠嗣同时收到卢瑜的战表,和皋兰州都督浑释之的汇报,将副使兼兵马使张齐丘,和都虞候李光弼、以及节度使判官召过来。

&esp;&esp;张齐丘看到这两份战报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esp;&esp;“虞候觉得如何?”

&esp;&esp;王忠嗣一脸平静地向李光弼询问。

&esp;&esp;他面容方正有威严,身高六尺,身材魁梧健壮。

&esp;&esp;同时,王忠嗣也是一个不喜言谈,沉着勇悍的人。

&esp;&esp;在不善于说辞下,他治军能直切关要,严谨程度如前汉的周亚夫一样。

&esp;&esp;朔方军每一个士兵的兵器,甚至箭矢上,都写有使用者的名字。

&esp;&esp;在王忠嗣之前,边军消耗兵器严重,每次战斗,都有大量兵器丢失,有的是遗弃在战场上,有的丢失得莫名其妙。

&esp;&esp;现在把姓名写在兵器上,丢失会被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

&esp;&esp;箭矢上写名字,也可以准确记录战功。

&esp;&esp;“按照丰安军使卢瑜所说,皋兰州骑兵虽有错在先,但这是副使李瑄一意孤行,射残皋兰州骑士,扣下皋兰州战马。皋兰州都督浑释之的公文上说明,麾下连夜赶路,心浮气躁,才去抢牧民的牛羊,认为丰安军没有资格扣下皋兰州骑兵的马匹,更不能射残骑兵。”

&esp;&esp;李光弼沉吟过后,说道:“末将认为双方都有过错。”

&esp;&esp;李光弼三十多岁,英姿勃勃,留着很短的胡须。

&esp;&esp;他虽是契丹人,却精通史籍,犹长《汉书》,这也使李光弼足智多谋,有出奇制胜的本领。

&esp;&esp;都虞候相当于节度使的心腹,此时的李光弼虽然没有什么功劳,却深受王忠嗣器重。

&esp;&esp;同时,李光弼还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更为军人的利益着想。

&esp;&esp;“这个李瑄,我看走眼了。竟能率丰安骑兵,以数十人阵亡的代价,斩敌骑近千,获战马五百。”

&esp;&esp;王忠嗣没有接过这些话,而是以李瑄的军功论事。

&esp;&esp;他起初以为李瑄是一个诗人。

&esp;&esp;王忠嗣明白大多数诗人都有立功边塞的愿望,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边塞诗,在军中传唱。

&esp;&esp;但这些诗人们没有条件直接到节度使幕府,更没有条件,如李瑄一样,一步成为大军副将。

&esp;&esp;王忠嗣认为李瑄就是这样的人,由李适之送来镀金。

&esp;&esp;这种事情王忠嗣一般不会多问,毕竟他曾经也是关系户。

&esp;&esp;但在与突厥左厢的战斗随时可能发生时,陈回光被调走,让王忠嗣觉得李适之动作频繁,操之过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