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瑄内心欣喜。
&esp;&esp;虽不是正使,但已完全掌握陇右军,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去发挥。
&esp;&esp;得以完成开疆扩土的目标,取悦李隆基。
&esp;&esp;都督掌管西平郡军事、政务,对李瑄其实可有可无,主要是标榜李瑄封疆大吏的身份。
&esp;&esp;支度使是掌管军需的使职,一般节度使都会兼任。
&esp;&esp;左龙武卫大将军,正三品,突出李瑄的武职。
&esp;&esp;这是北衙禁军职,比南衙更显赫。
&esp;&esp;“我准备回湟水城,诸牧监凑一万匹优质战马,两个月内送至陇右军中,这件事由张太守拟订奏书,上禀朝廷。”
&esp;&esp;事情关键,李瑄停止继续巡视牧监。
&esp;&esp;由于牧监很大一部分在金城郡,所以张文俨还兼任金城太守。
&esp;&esp;李瑄没有很过分,先要一万匹应急,保证士兵的训练。
&esp;&esp;过段时间再索取战马。
&esp;&esp;现在大唐牧监有大小马八十万匹,李瑄知道接下来天下战争频频,他在任期间,哪怕牧监马匹不增加,也不能让其减少。
&esp;&esp;“遵命!”
&esp;&esp;张文俨不好说什么,李瑄是大使,他只是副使,更何况上报朝廷,只要朝廷同意就行。
&esp;&esp;本来李瑄还要再待一个月,他也听到李瑄拜为上将。
&esp;&esp;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张文俨知道李瑄心思缜密,就算将来成为宰相,他也不会觉得奇怪。
&esp;&esp;只是感叹于李瑄能不及弱冠,就统领千军万马。
&esp;&esp;“以后王公官吏制度、朝廷、驿站用马,张太守可以尽批准,但边镇申请战马,必须向我禀告。”
&esp;&esp;李瑄放给张文俨一部分权力。他只要看住其他节度使。
&esp;&esp;节度使们隔几个月都会以战马损耗为由,向牧监要马。
&esp;&esp;“将军,如果误了他们,会不会弹劾我们贻误军机?”张文俨担心这一点。
&esp;&esp;“有事我来承担。”
&esp;&esp;李瑄在朔方、陇右两地任职,当然知道军中的战马,往往比按制规定的战马多得多。即便除去私人马匹。
&esp;&esp;缴获马虽然不用上缴牧监,但腆着脸再去要损失的显马,连李瑄都会这么干。
&esp;&esp;所以贻误战机就是说辞,派个使者去统计一下,没有哪个节镇,甚至军城不多战马的。
&esp;&esp;一切安排好后,李瑄准备回湟水。
&esp;&esp;在离开前,安乡郡太守高秀岩求见李瑄。
&esp;&esp;太守不是他想干的职位,更何况还是安乡郡这样边境太守,以至于他这段时间郁郁寡欢。
&esp;&esp;李瑄在与他角力的时候,让他丢尽面子,这是他自不量力去挑战李瑄。
&esp;&esp;如果棋差一招,肯定不服,但实力相差悬殊,连怨恨的勇气都没有。
&esp;&esp;“高太守有何见教?”
&esp;&esp;李瑄笑问高秀岩。
&esp;&esp;那天在宴会结束后,李瑄回去后反思自己,应该给高秀岩留点面子。
&esp;&esp;他推测历史上高秀岩是潼关大败后,投降安禄山。
&esp;&esp;那场大败,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将士心灰意冷,也很正常。
&esp;&esp;因潼关大败,安禄山入主长安,都以为安禄山要起飞了,投靠安禄山的将领非常多。
&esp;&esp;未来是叛将,但高秀岩在安史之乱前勇猛非凡,不然也不会被授予户部尚书。
&esp;&esp;“在下羞愧于当众挑战将军,事后非常后悔。将军您的盖世神力,十个高秀岩也不可企及。您能上任几天后,就在积石军大破吐蕃骑兵,这种才华十个高秀岩亦无法追赶。我真诚地向您道歉,希望您能不计前嫌!”
&esp;&esp;身为安乡太守的高秀岩向李瑄一拜。
&esp;&esp;陇右节度使虽节制安乡郡兵马,但李瑄没有兼任采访处置使,所以安乡太守并不是李瑄的下属。
&esp;&esp;“高将军不必如此,实在不敢当!”
&esp;&esp;李瑄连忙将高秀岩扶起来。
&esp;&esp;“请您上书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