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以往吏部侍郎,都不可触摸。
&esp;&esp;现在宰相兼吏部尚书,却能和书令史谈话,问吏部情况。
&esp;&esp;一句“大有可为”这个四个字,不仅仅是鼓励,也让低级官吏更加努力。
&esp;&esp;礼贤下士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应的。
&esp;&esp;相比于李彭年主持吏部的时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esp;&esp;李瑄为消弭李彭年在吏部的影响力,所以每天下朝后基本都会来到吏部,主持事务。
&esp;&esp;当然,李瑄也没有忘记新官上任,三把火。
&esp;&esp;他通过查验,发现吏部的吏部司郎中徒有虚名,于是上奏将其免职。
&esp;&esp;举裴遵庆为新任的吏部司郎中。
&esp;&esp;“启禀李相,新任的考功主事杜甫来吏部报到,现正在衙门之外。”
&esp;&esp;小吏向李瑄禀告。
&esp;&esp;“嗯,让杜主事来见我吧!”
&esp;&esp;李瑄向小吏交待。
&esp;&esp;“是!”
&esp;&esp;小吏退出去后,不一会儿,一袭青色官袍的杜甫,迈入正堂。
&esp;&esp;“杜甫拜见李相!”
&esp;&esp;杜甫入正堂后,满怀感激地向李瑄一拜。
&esp;&esp;此时他心情起伏,无以言表,
&esp;&esp;“子美不必多礼。”
&esp;&esp;李瑄请杜甫入座。
&esp;&esp;李白是被李隆基“赐金放还”的,李隆基不喜李白的性格,使李瑄无法将李白调回京。
&esp;&esp;其实李瑄非常遗憾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esp;&esp;现在也只能在大江南北游荡,为华夏民族挥洒浪漫的艺术。
&esp;&esp;“下官未能制科及第,幸得李相看重,授予重职。今后如有事务,请尽管吩咐,必倍力而为之。”
&esp;&esp;杜甫向李瑄感谢道。
&esp;&esp;“是朝中有奸佞作祟,否则以子美的才华,何至于落第呢?不过子美也不用太在意及第的身份,我相信子美一定能处理好事务。”
&esp;&esp;李瑄动情地向杜甫说道。
&esp;&esp;先让杜甫在考功主事,时机一至,李瑄会让杜甫加入新法的事宜中。
&esp;&esp;“下官虽卑微,但必全心全力支持李相。’”
&esp;&esp;杜甫听到李瑄对他的信任以后,心中更感激。
&esp;&esp;李瑄让裴遵庆带杜甫到工作岗位上,既然在吏部衙门办公,会为杜甫安排住处。
&esp;&esp;杜甫在衙门内,很快就得知科举糊名制度和誊录制度即将颁布。
&esp;&esp;都是由李相提出。
&esp;&esp;他感叹两法对寒门的意义重大,这是对李林甫弄权的抵制,使杜甫对李瑄的仰慕和支持,坚定不移。
&esp;&esp;放衙的时候,李瑄邀请杜甫到宋国公府中请他喝酒。
&esp;&esp;在宋国公府杜甫见到李适之,并有机会和李适之这饮中八仙饮酒。
&esp;&esp;凡是李瑄请入府中的人,李适之都会以礼相待。
&esp;&esp;哪怕杜甫只是小官!
&esp;&esp;杜甫品得美酒,诗兴大发。
&esp;&esp;他今年夏天刚到长安,就去拜访过汝阳王,喜好玩耍的汝阳王立刻邀请杜甫饮宴。
&esp;&esp;这在期间,杜甫结交许多文人,知道一些长安中的“酒仙”,这些人或已去世,或已离开长安。
&esp;&esp;杜甫灵感喷发,当即寻来纸笔,写下《饮中八仙歌》。
&esp;&esp;饮中八仙,贺知章、汝阳王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esp;&esp;杜甫不按地位,按照资历和年龄,依次把“饮中八仙”刻画出来。
&esp;&esp;嗜酒、豪放、旷达,饮中八仙彼此相似。杜甫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esp;&esp;这篇诗是开先河之作,可叹的是后世没人能模仿如此精简的群像诗。
&esp;&esp;李瑄观读以后,点了点头。和历史上的《饮中八仙歌》差不多,就是李适之的部分有些变化,李瑄反而觉得更有韵味。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