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年迈的李隆基把杨玉环看成心灵的寄托,不能失去。
&esp;&esp;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三姐妹甚至可以过禁中而不报。
&esp;&esp;五杨也知道利用杨玉环心软的性格,他们能为所欲为。
&esp;&esp;虽然有的时候杨玉环话语严厉,但真要犯了事,一定会向着他们说话。
&esp;&esp;李隆基也会被杨氏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打心底认为杨氏的奢糜,对他掌控的庞大帝国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esp;&esp;一场风波来得快,平息得也快。
&esp;&esp;从李隆基送杨玉环出宫,到接回宫中,不过一天多的时间,仿佛是一场闹剧。
&esp;&esp;也有人看出其中的因果,止不住地叹息。
&esp;&esp;好在小相公还在,可以暂时压制住杨氏,使杨氏无法那么狂妄。
&esp;&esp;在天下风起云涌的时候,杜甫率着队伍到达安业县。
&esp;&esp;他持着李瑄的文书,在安业令杨锐、安业丞、安业尉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他们逮捕。
&esp;&esp;任杨锐叫嚣是杨贵妃的亲戚,他与杨铦多么亲密,却无济于事。杜甫一向傲气得很,不怕得罪人。
&esp;&esp;此次与杜甫同行的,还有李瑄新任命的安业令、尉、丞,可以使安业县正常运行。
&esp;&esp;杜甫在张小敬的带领下,亲自率领属吏,到乡里去调查。
&esp;&esp;经过十天的走访后,确实如张小敬所说,安业县衙贪墨了军户的抚恤。
&esp;&esp;得知是小相公派遣御史调查,杨氏出身的杨锐已经被抓起来后,乡里百姓壮着胆子,向杜甫告状安业县的令尉丞。
&esp;&esp;杨锐不仅巧取豪夺,还与地方大族勾结。
&esp;&esp;他本来就是地痞无赖,当了县令以外后,豢养不良地痞无赖为他做事情,多残乡民。
&esp;&esp;阵亡的陇右骑兵队头父亲的手,就是杨锐下令砍下。
&esp;&esp;同时,杨锐已经有五房妻妾的情况下,还强抢良家妇女。
&esp;&esp;这是罪大恶极!
&esp;&esp;通过线索和证据,杜甫又逮捕几名豪强和地方诸曹。
&esp;&esp;安业县常平新军的百总,是豪强出身,最终也被逮捕。
&esp;&esp;杜甫发令上洛郡常平新军的千总,使其从郡中重调百总,监察常平新法。
&esp;&esp;杜甫通过审问,得知军户抚恤,确实被杨锐贪墨。
&esp;&esp;官文上需要下发的永业田,也被杨锐私吞。
&esp;&esp;据杜甫了解,在大非川之战战死的骑兵队头,斩首五人的功劳,此阵亡,除了绢钱的赏赐,还有一份金银珠宝。
&esp;&esp;杜甫又从县衙翻出敕牒,官文。
&esp;&esp;确定抚恤的数量,他将从杨锐府中搜出的金银珠宝和绢钱拿出一部分,主持分发给军户,永业田也一并发放。
&esp;&esp;被官府欺压的百姓,也得到分配。
&esp;&esp;是以,百姓敲锣打鼓的庆祝,冤情得到申诉的百姓,热泪盈眶。
&esp;&esp;他们感激杜甫,也感激派遣杜甫来监察安业县的小相公。
&esp;&esp;苍天有眼,他们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
&esp;&esp;新任的安业县官吏,是李瑄从科举中选拔,他们都是李瑄的支持者,立志要重振安业县,不负李相所托。
&esp;&esp;等张小敬回陇右以后,会将此事传至河陇。
&esp;&esp;由李瑄出面,为军户拿到抚恤的事情,也会温暖戍边将士的心田。
&esp;&esp;他们难以忘记,李瑄现在还是河西、陇右节度使。
&esp;&esp;那雄浑瑰丽的《河陇曲》,带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魄,被将士们用胡笳羌笛打着节拍,高歌起舞。
&esp;&esp;在柏海上,在青海头,在九曲间……
&esp;&esp;张小敬在陇右呆了一年后,龙武军到陇右挑选队官,旨在让北衙禁军吸取边地战术与武风。
&esp;&esp;张小敬由于读过书,又武艺高强,被监考官选上,成为龙武军的队官。从此护卫圣人出行。
&esp;&esp;虽然北衙禁军已经疏散,父子相传。
&esp;&esp;但陈玄礼也不是一个草包,他每隔两年就会申请从边地招揽一些俊杰入伍。
&esp;&e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