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周瑛才刚临朝,又是从哪得来的人选?
&esp;&esp;顾安仲皱眉。
&esp;&esp;他怀疑施元夕在谢府或是江太妃的府上安插了眼线,提前知晓他们的动向,为拉拢路星奕,只怕会先行举荐路巡抚。
&esp;&esp;他与身侧的工部尚书对视了眼,二人想法相同。
&esp;&esp;只他们还没做出反应,便听殿上的周瑛道:“户部尚书之位,朝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esp;&esp;顾安仲当即道:“臣以为,户部尚书这样重要的位置,当从经验丰富的官员中提拔才是。”
&esp;&esp;“现任山西巡抚,在任期间政绩卓越,为官清廉,行事有方,当是户部尚书之位的最佳人选!”
&esp;&esp;施元夕能抢话,他自然也能。
&esp;&esp;顾安仲原本就做好了上奏的打算,此刻直接上前,报出路巡抚之名。
&esp;&esp;朝中许多官员听闻后,亦是觉得可行。
&esp;&esp;论资历论能耐,包括官声等等,这位路巡抚都要远胜于前任户部尚书。
&esp;&esp;至于宠妾灭妻,这等事宜,在朝中许多官员的眼里,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esp;&esp;路星奕的母亲出身商贾之家,能够嫁入路府,便已经是走了大运,如何还能谈及其他?
&esp;&esp;在他们眼中,这点小毛病,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esp;&esp;而另一部分官员如王瑞平,则是在顾安仲开口后,立即明白了他们想做什么。
&esp;&esp;他抬头看向施元夕。
&esp;&esp;人选之上,谢家推出来的人无可挑剔,周瑛和施元夕若无一个明确的说法,还真不好将其回绝了。
&esp;&esp;施元夕闻言轻笑,神色镇定从容,缓声道:“路巡抚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esp;&esp;顾安仲闻言微顿,抬眸看她。
&esp;&esp;就听她道:“但臣以为,朝中有一人,比路巡抚更为适合出任户部尚书。”
&esp;&esp;谢家官员微怔,一时间没想到她提及的人是谁。
&esp;&esp;谢郁维眼神晦暗,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esp;&esp;顾安仲道:“京中之人都知道,路巡抚的妻子出身于山西首富林家,路大人手中不缺银钱使。”
&esp;&esp;“唯有这般情况,在面对重利时,才不会轻易动摇。”
&esp;&esp;“不知施大人所说的人选是谁,竟是能比路巡抚更加适合这个位置?”
&esp;&esp;户部位置敏感,为官清廉是必要条件。
&esp;&esp;顾安仲说出的这番话,正中要害。
&esp;&esp;也因此,让朝中臣子对施元夕口中的人选更加好奇。
&esp;&esp;无数目光注视之下,施元夕淡声道:“启禀皇上,臣所说的人选,便是现任平江巡抚冯炜然。”
&esp;&esp;冯炜然!
&esp;&esp;朝中顿时热闹了起来。
&esp;&esp;同是正二品大员,朝上官员不可能不认识他,只他出身寒门,其身后也没有路家那样庞大的关系和背景,从前在平江还被魏天昊压了一头,导致其在朝上没什么太大的存在感。
&esp;&esp;施元夕竟是举荐了这冯炜然,还认为他比路星奕的父亲合适?
&esp;&esp;一时间,很多人都想明白她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esp;&esp;顾安仲皱紧眉头,道:“冯大人在任期间,平江屡生事端,虽说这些事情都并非他所为,可他作为平江巡抚,放纵那魏天昊肆意妄为至此,便不能称为无过。”
&esp;&esp;“朝中是看在他反应及时,遏制住事态恶化,这才没有治他失察渎职之罪,怎么到了施大人口中,他反倒比行事果决的路巡抚更合适了?”
&esp;&esp;施元夕面色平静地道:“启禀皇上,惠州之事是臣协同冯巡抚、魏佥事及工部的裘大人一并处理的,臣亦是因着此事,才了解到平江官员的不易。”
&esp;&esp;“魏氏及逆贼魏昌宏把持朝政期间,魏家权势惊人,魏天昊能够在平江境内做出这么多恶事,皆是因魏家倾力扶持。”
&esp;&esp;施元夕简明扼要地说出将冯炜然蛰伏多年,一步步铲除魏天昊之事,又提及他在平江动乱里做的事,以及背地里派人保护惠州官员周庆安等人的事情。
&esp;&esp;“……强权之下,冯大人尚且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