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想到这段时间以来代王对自己的种种优待,此时望向自己的目光,也盛着关心和至诚,文寻鹏心中感动,就直接了当地说:“文某受大王您庇佑,愿为大王效力!”
&esp;&esp;苏子籍注视着文寻鹏,片刻微笑:“文先生愿跟随本王,本王欢迎之至。”
&esp;&esp;在自己那番话出口后,文寻鹏就提着心,此刻听到代王答应了,才终于暗松了一口气。
&esp;&esp;虽说他来到代王府,被代王收留,代王还在齐王面前庇护了他,可一时没有真成代王的家臣,文寻鹏就觉得心没有落到实处。
&esp;&esp;之前没有立刻说,是怕代王误会自己挟伤说事,不希望在代王心中落下不好的印象,现在则预感到代王怕是要有大动作,而若不能在此刻参与其中,就错过了最佳融入代王党的机会。
&esp;&esp;野道人的目光在文寻鹏脸上一扫,收回笑眯眯:“恭喜大王,又收一员大将!”一副欢迎的模样。
&esp;&esp;简渠态度更平淡一些,却也笑着朝着文寻鹏一拱手:“以后文先生便与我等是同僚了。”
&esp;&esp;岑如柏亦是笑着向文寻鹏说:“欢迎!”
&esp;&esp;苏子籍就道:“文先生,你可要回去休息?若身体还撑得住,就随本王去书房,本王有事与你们说。”
&esp;&esp;文寻鹏自然乐意,立刻表示愿意。
&esp;&esp;抵达书房,苏子籍让甲兵守在外面。
&esp;&esp;进去,苏子籍恍恍地望着窗外盛开的栀子花,目光忧郁,似乎在沉思,没有立刻就坐,沉吟良久,看了看放在桌案上笔墨,自己研墨,提笔在一张已经铺好的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esp;&esp;“好字!”几个家臣,都能养气,虽知道必发生了大事,也不催促,围着看,这一声是岑如柏发出来。
&esp;&esp;岑如柏作为曾经的太子旧臣,在才学上自然没得挑,差一些文人也根本凑不到太子跟前,看着代王所写的这八个字,并不是狂草,字意都快要透过纸张冲出。
&esp;&esp;细看又觉得,这字正雅圆融,并不剑走偏锋,透着大气磅礴!
&esp;&esp;竟然连字都能带出王气!
&esp;&esp;岑如柏越看越觉欢喜,野道人却没这个学识,但看了别有感触。
&esp;&esp;“大王的书法是否更好了,我没这个品鉴,但里面含的气,的确更强了,与大王的面相一样,看着都有极贵。”
&esp;&esp;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剩下两人也都能看出一些不同来。
&esp;&esp;苏子籍收拢到手的家臣,没一个省油的灯,不像三王是一收收一堆,走的精简路线,每一个都能顶别人几个。
&esp;&esp;将几人的反应收入眼底,苏子籍就问:“诸位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esp;&esp;野道人想了想,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属下觉得,德是关键。德从何而来?从天!什么是从天而来?人生而有,是天赋予,这就是德。”
&esp;&esp;这么说也不能说错。苏子籍点了下头,这算是很多读书人的想法,认为德是从天而来,因在人身,所以可以说是人本自具有。
&esp;&esp;德者,人之所得于天也。
&esp;&esp;第823章 在明明德
&esp;&esp;岑如柏叹着:“人乃天地之心,天地之间本为混沌,有了人方有清明。身怀明德,这就是人。”
&esp;&esp;苏子籍再次点头,这是与孟子所说良知良能有着一些相似,虽有区别,却也是基于此而讲。
&esp;&esp;简渠跟文寻鹏也都各抒己见,都说得挺有道理。
&esp;&esp;苏子籍都听了点头,却不置可否,几个家臣都不知道大王突然写这一幅字,又问这么个问题,到底为了什么。
&esp;&esp;“诸位,本王这次去了内阁处,接了一道旨意。”苏子籍也不解释,突然敛了笑,脸色严肃起来。
&esp;&esp;“今日京城地龙大动,火球坠落,死伤惨重,这件事诸位都是知道,但还有一件事,怕是诸位还不清楚。”
&esp;&esp;苏子籍就将京城乃至天下,都同时出现了神祠显灵的事说了。
&esp;&esp;“陛下让本王接下来负责京城乃至整个大郑神祠显灵一事,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来。”
&esp;&esp;野道人脸色一变,立刻知道其中利害,他沉吟了片刻,才徐徐说着:“大王,此事风险甚大,得罪人神甚多,不过您既接了这旨意,也无从抗拒,只能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