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不大,经历过的事情还挺多,听说苏家搬来京城还不到一年,小郎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两任官家召见,将来定有大作为。
&esp;&esp;十四五岁,这个年纪入朝为官有些早,但是离入朝也要不了几年。
&esp;&esp;几位同僚说这孩子在太学中成绩很好,让他看看有多好。
&esp;&esp;苏景殊:!!!
&esp;&esp;糟糕,来者不善,“让我来考考你”又双叒叕出来啦!
&esp;&esp;苏景殊微微欠身,老实的不能再老实,“小子见识短浅,不敢随意讨论朝中大事。”
&esp;&esp;火炮炸药乃是攻城略地的神器不假,但是刚才几位相公都说了开战是下下之策,他这时候说建议朝廷带上火炮去和契丹人干仗肯定不行,韩相公怎麽把他往沟里带?
&esp;&esp;韩琦眸中笑意不减,“小郎献上炸药应当是希望大宋能早日解决外患,是也不是?”
&esp;&esp;苏景殊想了想,回道,“不用在战场上也可以。炸药还可以开山修路炸矿,能干的事情可多了。”
&esp;&esp;他可没说炸药只能用来打仗。
&esp;&esp;炸药用来开山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他老家蜀中那边和外界联系不太方便,蜀道难于上青天,用人力凿通山脉太难,用炸药就省事儿的多。
&esp;&esp;合理怀疑唐门研究炸药就是因为蜀道不通,身为蜀中土着,想要个和中原一样四通八达的路一点儿也不过分。
&esp;&esp;所以相公们不用担心制好的炸药闲着没地儿用,他们完全可以用来开山修路,绝对不伤天和。
&esp;&esp;少年郎眨巴着眼睛介绍炸药的用处,打定主意不往朝政上提。
&esp;&esp;韩琦挑了挑眉,也不生气,“也就是说,小郎觉得朝廷不该和辽国开战?”
&esp;&esp;这下问的太明显,想转移也没法转移,苏景殊只能硬着头皮借答案回答,“相公们刚才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esp;&esp;“老夫以为你这个年纪会支持开战。”韩琦说道,“大宋有契丹人无法抵挡的攻城利器,连朝中大臣都觉得现在可以打,难得小郎能稳住。”
&esp;&esp;苏景殊:……
&esp;&esp;包大人,韩相公真的不是来找茬的吗?
&esp;&esp;不是他能稳得住,他只是单纯的有自知之明。
&esp;&esp;包拯看看身旁绷着身子的苏景殊,再看看面前的几位相公,很是无奈,“韩相公何必为难一小儿?”
&esp;&esp;“小小年纪便能逆转大宋在与辽国谈判时的劣势,这可不是普通小儿。”韩琦还没有说话,富弼先替他回了,“景哥儿在太学中敢说敢言,怎麽在韩相公面前如此拘束?”
&esp;&esp;苏景殊不着痕迹的往包拯身後挪挪,“回富相公的话,我怕生。”
&esp;&esp;在场所有人:……
&esp;&esp;“怕生”这两个字一出来,这小子就绝对和“怕生”不沾边。
&esp;&esp;包拯不知道该说什麽好,“景哥儿,莫要失礼。”
&esp;&esp;苏景殊只得又挪出来给各位大佬赔礼道歉,道完歉之後又补充道,“韩相公,小子对朝政了解不深,但是小子知道诸位相公皆一心为国。相公们的想法是深思熟虑之後才说出来,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辽国之事听相公们的肯定没错。”
&esp;&esp;主要是不听也不行,他不是宰相说了不算,什麽时候他成了宰相再来问他还差不多。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