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近赵国甚至都来游说秦国正式加入合纵的联盟,去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了。
&esp;&esp;始皇和扶苏:……
&esp;&esp;赵王的使者侃侃而谈:
&esp;&esp;“我们大王预备要令老将庞煖作为合纵的纵长,届时一定能大胜而归。”
&esp;&esp;庞煖八十多了,仍旧老当益壮。
&esp;&esp;反而是廉颇,几年前赵悼襄王继位,他彻底失了宠。当时赵王突然下令,让廉颇把所有军权都转交给乐乘,廉颇因此大怒。
&esp;&esp;接着他和乐乘闹了一场,自己投奔魏国去了。之后秦国贿赂郭开,让赵王彻底放弃任用廉颇,如今廉颇已经郁郁而终。
&esp;&esp;同样是老将,境遇完全不同,令人唏嘘。
&esp;&esp;太子政摇了摇头:
&esp;&esp;“廉颇一心只有赵国,阿苏派人尝试去拉拢他,可他宁愿投奔魏国也不愿投奔我大秦。”
&esp;&esp;扶苏颇有自知之明:
&esp;&esp;“毕竟他会有现在的下场,明显是我大秦在背后挑拨离间。他若是肯来大秦,那才奇怪呢。”
&esp;&esp;太子政问道:
&esp;&esp;“在你们那个世界,庞煖合纵对付的是我大秦吧?”
&esp;&esp;扶苏点了点头。
&esp;&esp;始皇为他梳理道:
&esp;&esp;“庄襄王继位之后,先是信陵君合纵攻秦,威震七国。而后庄襄王使反间计令信陵君被魏王厌弃,自此郁郁而终。”
&esp;&esp;“朕继位后不久,春申君又合纵攻秦。但此次合纵失利,春申君与楚王因此生出了嫌隙。此事本应发生在去年。”
&esp;&esp;“今明两年,则是庞煖合纵攻秦。起初战事顺遂,攻到了咸阳附近,已经进入关中了。不过秦军以逸待劳,依然成功破了他们的攻势。”
&esp;&esp;扶苏补充:
&esp;&esp;“再之后便是即将灭韩之时,赵燕楚魏四国试图合纵。然阿父派遣姚贾出使四国,最终姚贾说服四国俱都不出兵,联盟土崩瓦解。”
&esp;&esp;自此后,再无合纵。
&esp;&esp;因为庞煖也被称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合纵家。
&esp;&esp;太子政若有所思:
&esp;&esp;“如此,赵国这一次合纵攻楚,或许能力挫楚国。”
&esp;&esp;扶苏赞同这个观点:
&esp;&esp;“楚国哪有我大秦难打?楚赵在六国中实力最强,它们互相消耗,再好不过。”
&esp;&esp;阿父当初灭赵和灭楚时十分费劲,这回应该可以轻松不少了。
&esp;&esp;正说着,又有一名使者前来。
&esp;&esp;这次来的是楚国的使者:
&esp;&esp;“大王莫要信了赵人的鬼话,那赵人想一举灭我楚国。秦楚交好多年,互为姻亲,难道秦王您不想想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esp;&esp;楚国使者义愤填膺,斥责赵国简直就是狼子野心。
&esp;&esp;以前都是他们跟其他国家说“大秦狼子野心,大王您要想想唇亡齿寒的道理啊”。
&esp;&esp;这还是头一次,轮到他们大秦成为那个被劝说的一方。
&esp;&esp;扶苏觉得这个场景有些滑稽。
&esp;&esp;奈何他身为秦王,不能这个时候笑出声来。他只好轻轻推了推太子,让太子去吸引使者的注意力,自己偷偷笑了一下。
&esp;&esp;太子政很有义气地掩护了阿苏:
&esp;&esp;“楚使不必着急,我秦国自然不会偏帮赵人。”
&esp;&esp;秦赵世仇了解一下?
&esp;&esp;楚国使者觉得这下稳了,他又想起这位太子后院中有不少楚女。虽然秦王本人没和楚国联姻,但太子联姻了,那他们就是自己人。
&esp;&esp;于是楚国使者神色缓和了许多:
&esp;&esp;“还是秦王和太子深明大义!”
&esp;&esp;接着,使者试探着询问秦国会不会出兵协助楚国抵挡合纵的联盟。这次太子政选择打太极,不给出确切的答复,推脱说要看王上的意思。
&esp;&esp;扶苏当然是表示:
&esp;&esp;“大秦多年不兴兵戈,军队疲敝,实在是没什么战斗力。即便打起来,只怕也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