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知识,以后去了这些位面,哪怕地府光屏出bug不帮忙翻译了,也不至于沦落为语言文字都不通的怪人。
&esp;&esp;始皇干脆也陪着儿子一起学。
&esp;&esp;本来始皇打算的好好的,自己教儿子。现在变成他也要学习了,只能安慰自己共同进步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esp;&esp;拼音不难,聪明好学的父子俩很快就掌握了。就是对照着拼音记忆文字有点麻烦,幸好很多在古代就是同音字的文字,到了现代依旧是同音字。
&esp;&esp;这样一来,记住一个字的音,其他字的也都能反推,顶多声调不同。
&esp;&esp;可惜不是所有同音字都这样的。
&esp;&esp;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简,不仅渐渐摒弃掉了难发的浊音、弹舌音、颤舌音等,还把一些字合并成一个读音了。
&esp;&esp;这些都问题不大,可是以前的同音字变成不同音,就很麻烦了。记性不好的一不小心就会忘了,一股脑跟着同音字学,最后说出来的话奇奇怪怪。
&esp;&esp;扶苏过目不忘,记忆这个倒是不难。但他还是认真地做了笔记分类,弄出了一个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照字典。
&esp;&esp;然后小崽崽郑重地把字典分享给了小伙伴们,说这是他的学霸笔记,借大家抄抄。
&esp;&esp;可惜小伙伴大部分也是学霸,不太用得上。像亮亮一类爱学习的小朋友还掏出了自己做的字典,说他们也做了。
&esp;&esp;扶苏拿过来对比了一下。
&esp;&esp;对比完,小崽崽更迷茫了:
&esp;&esp;“阿父,亮亮的字典怎么和我的不太一样啊!”
&esp;&esp;始皇:……
&esp;&esp;那可不,汉末的语言和秦朝的语言能完全一样吗?虽然都是上古汉语,但中间差了四百多年呢,肯定有不少发音的变化。
&esp;&esp;不过秦汉魏晋还算好的,从南北朝开始就魔改了。
&esp;&esp;南朝有融合南方的金陵雅言,北朝有汉化后的北朝雅言。当时变革还不算剧烈,南北甚至能互相吵架争论谁是雅言正统。
&esp;&esp;可到了五代十国以后,雅言遭受到了极大冲击。尤其是宋朝局势造就的南北割裂,更是加大了两套语言的分化。
&esp;&esp;总之,先秦到汉朝交流问题不大,和后面隋唐则能勉强分辨彼此在说什么,再往后就彻底聊不起来了。
&esp;&esp;说回字典。
&esp;&esp;扶苏只是做了雅言和普通话的对比,没有标注雅言的发音。诸葛亮却琢磨了一下,给汉末的语言弄了个类似拼音的东西。
&esp;&esp;他还兴致勃勃要教扶苏。
&esp;&esp;扶苏学会之后照着字典读,读完彻底混乱了。
&esp;&esp;扶苏匪夷所思:
&esp;&esp;“阿父,我和亮亮明明对某个字的发音不一样,为什么我还是能听懂他在说哪个字?”
&esp;&esp;其实听在耳朵里的时候,发音是正确的。可只要亮亮跑去拼拼音,他就能听出不同发音来。
&esp;&esp;始皇面不改色地忽悠:
&esp;&esp;“诸葛亮祖籍不在我们咸阳,他有自己的家乡的方言,可能说的时候会不自觉切换吧。”
&esp;&esp;扶苏半信半疑,怀疑父亲在骗他。
&esp;&esp;但很快他们就都忽略了这些异样,因为始皇拿出了许愿珠。
&esp;&esp;沙盒世界的bug太多了,不得不时常缝缝补补。之前始皇没有乱用,主要是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esp;&esp;结果等了这么久,也没等到副作用出现。始皇就去问了府君,府君检测过后无语地告诉他,副作用是沙盒珠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esp;&esp;本来一次体验时长是固定的,一般就在十年内。使用者可以自己设置,最长十年,比如扶苏设定的就是一年。
&esp;&esp;很显然,这小子早就打算好带着祖宗去里头当一年小孩子,趁机留下祖宗们的黑历史素材。
&esp;&esp;现在始皇用了许愿珠,用一次涨一年。
&esp;&esp;始皇:还有这等好事?
&esp;&esp;府君强调:
&esp;&esp;“这个一年是强制性的,没有办法提前结束。”
&esp;&esp;对于一个清楚地知道自己活在虚假世界里的人来说,被约束在沙盒世界可能并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自己不想出来是一回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