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心声会泄露。
&esp;&esp;桥松哪里想不到这个解决办法?他就是故意想找机会让祖父心疼他,扶苏早就看透了自己儿子。
&esp;&esp;桥松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
&esp;&esp;“还是祖父英明。”
&esp;&esp;于是得了圣旨的太孙殿下又出去挑拨离间了,这次是跑去上官们跟前啧啧两声,在心里说几句【你们要大难临头了,谁谁谁已经为了立功赎罪跑去宫里告发你们了】。
&esp;&esp;听得几人瞬间警觉。
&esp;&esp;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也得进宫去自首!
&esp;&esp;既然已经被人揭发,那继续苟着也没用了。还不如断尾求生,顺便也试着立个功减个刑。
&esp;&esp;就这样,在桥松的挑拨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前途或者自保跑去自首。而自首,就得给出点诚意来。
&esp;&esp;所以贪墨不多的,回家东拼西凑把钱补上了,一并送归国库。
&esp;&esp;归还时嘴里说着“前些年日子艰难,问国库预支了一些俸银”,如今周转开来了,自然得补上。
&esp;&esp;本朝也开放过自国库借钱的福利,是为了造福那些一时缺钱急用的官吏。后来自然成为了官员们捞钱的手段,不过被前头某位皇帝清理过后,大家就乖乖还钱了。
&esp;&esp;后来再也没人闲得没事去国库借钱,把好好一个优惠政策弄得面目全非。
&esp;&esp;如今跑去借钱的人不多,因为经过之前的事情,现在已经规定了借钱的上限。根本借不出来多少,确实只能应急。
&esp;&esp;这群人归还赃款时找的这个借口实在太烂了,还的钱数远远超过可借额度的上限,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esp;&esp;说是还的借款,其实就是遮羞布。
&esp;&esp;总不能直接跑去跟人说,这是我贪污的,现在还给国库吧?当官的人还是要点脸面的,能粉饰太平的时候自然要粉饰太平。
&esp;&esp;就是有一点不好。
&esp;&esp;一人干笑着:
&esp;&esp;“张卿今日也来还钱啊?”
&esp;&esp;另一人也挤出个笑:
&esp;&esp;“好巧,最近还钱的人有点多。”
&esp;&esp;“是呢是呢。”
&esp;&esp;“……”
&esp;&esp;尴尬的气氛在人群中蔓延,所有人都知道彼此是干什么来的。
&esp;&esp;负责收钱的人是扶苏特意指派的。
&esp;&esp;他笑眯眯地问:
&esp;&esp;“您几位今日还钱,可算上利息了?最近银庄的利息是……您只要给这么多利息就成。”
&esp;&esp;众人:……
&esp;&esp;众人只好再去咬紧牙关,把利息也筹集出来补上。
&esp;&esp;等到忙忙碌碌两个多月下来。
&esp;&esp;他们回神一算,好像朝中上下无一幸免。贪多贪少的都把钱还了,还不上的就拿物品宅院抵押。
&esp;&esp;原本最初是某几个人想趁机往上爬,其他人努力自救。可惜越牵扯越多,越多的人想要自救。
&esp;&esp;到最后少有漏网之鱼,哪怕底层小吏没被牵扯到,他们也怕大佬都还了钱自己不还会被抓出去收拾掉。
&esp;&esp;总之,谁也没捞到好,但谁也没太吃亏。除了钱没了、把柄落在了皇帝手里,好像一切如常。
&esp;&esp;群臣忍不住开始回忆——我们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esp;&esp;回忆起来了。
&esp;&esp;是长沙王殿下引导的!
&esp;&esp;自长沙王心声泄露以来,快四个月了。群臣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这家伙真的不知道他的心声会泄露吗?
&esp;&esp;他别不是故意的吧?!
&esp;&esp;桥松得意地嘲讽:
&esp;&esp;【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现在才发现我知道心声泄露的秘密吧?你们真以为自己装得很好吗?这都哪里来的自信?】
&esp;&esp;群臣自闭了。
&esp;&esp;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脑子可能不太够。
&esp;&esp;以前都听说朝中人精多,如今看来,当君上过于精明的时候,再人精的臣子也不够看。
&esp;&esp;他们还是太嫩了。
&esp;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