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晋阳长公主闻言,抬眸看向贾珩,轻笑道:“子钰,你这是为皇兄做说客来了?”
&esp;&esp;最终,将动摇的称呼,固定在表字之上,恰恰一如丽人心境。
&esp;&esp;贾珩道:“这原是我的提议,原本觉得殿下最为合适,当然,殿下觉得事有难为,只当我没说过就是了。”
&esp;&esp;晋阳长公主闻言,打量了下贾珩,说道:“臣子在为皇兄奔走分忧,本宫为大汉长公主,岂能落于人后?本宫应你所请了。”
&esp;&esp;对她也是一桩好事,难为贾珩能想到她。
&esp;&esp;方才之所以迟疑,是担忧内务府那边儿,她那位王兄,可不是什么吃亏的主儿。
&esp;&esp;念及此处,看向对面的少年,心头就有几分狐疑。
&esp;&esp;她记得宁荣二府和她那个王兄是有过节来着…
&esp;&esp;第244章 好心提醒
&esp;&esp;这念头一起,就有些怀疑对面的少年是不是别有居心。
&esp;&esp;晋阳长公主就拿着一双熠熠清眸瞧着贾珩,却是默然不语。
&esp;&esp;贾珩沉吟了下,意识到了对面丽人的疑虑心思,问道:“殿下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对?”
&esp;&esp;“如果本宫没有记错的话,内务府现在是忠顺老王爷在掌着,这些铺子是要折卖成银子,交由内务府的。”晋阳长公主轻声说着,目光幽幽,说道:“本宫现在接手一些营生,恐怕会引起内务府的不喜。”
&esp;&esp;有些话,哪怕是怀疑,也不好直接说出来,但她偏偏又是很想知道,对面少年究竟是不是有这个心思?
&esp;&esp;贾珩放下茶盅,剑眉之下的清冷目光,倏落在丽人那张白璧无瑕的脸蛋儿上,清声道:“忠顺王爷此人,我也稍知,器量狭小,殿下忧虑为其记恨,也是人之常情……是我虑事不周。”
&esp;&esp;这位晋阳殿下既已疑他在借刀杀人,那他任何辩解都会显得苍白。
&esp;&esp;因为他原本就存着借晋阳长公主,与忠顺王分庭抗礼的心思,只不过这不是借刀杀人,而是在尝试结为盟友。
&esp;&esp;但这话又不能直接说,因为太过露骨,只能是试探,这就和男女之间的交往类似,既不能竹筒倒豆子,又不能遮遮掩掩,给出的信息量要恰到好处。
&esp;&esp;故而这话说的就既见几分真诚的辩解,但又有几分以退为进,还有几分试探。
&esp;&esp;我的确和忠顺王不对付,对他评价稍低,殿下担心被他记恨,那此事就算了吧。
&esp;&esp;试探则是,我还是当着殿下的面,说了一些老王爷的负面评价,人与人的亲近都是一起说旁人的“坏话”开始的。
&esp;&esp;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esp;&esp;“晋阳长公主不称王兄,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而且从平日言行来看,也不像是甘于寂寞的人。”贾珩思忖着。
&esp;&esp;晋阳长公主闻听贾珩之语,心头微动,抬起螓首,那张娇媚如花的晶莹玉容,因为夕光的映照,愈是明艳动人,默然半晌,徐徐道:
&esp;&esp;“本宫方才既已应允于你,自无反悔之理的。”
&esp;&esp;贾珩心头微松一口气,笑道:“多谢殿下信任。”
&esp;&esp;晋阳长公主轻轻笑了笑,纤声道:“老王爷早年年轻气盛,和你贾家代善、代化二公,是有一些过节在的,但那些都是陈年旧事了,你如今为皇兄信重,不用太过惧惮。”
&esp;&esp;这话更见几分亲近。
&esp;&esp;贾珩沉默片刻,道:“只怕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树欲静而风不止。”
&esp;&esp;怜雪:“……”
&esp;&esp;抿了抿樱唇,这话明明是她方才之言。
&esp;&esp;晋阳长公主柳叶细眉下的明眸,眨了眨,静静看向贾珩。
&esp;&esp;贾珩叹了一口气,道:“虽同殿为臣,一齐为圣上分忧,但也并非左右一团和气,有些是意气之争,有些是政见之别,还有一些是……利益恩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多半坏就坏在这里,向使朝堂上下一心,共克时艰,何愁东虏不定?”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