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当年这位“西太后”的众多喜好中,有一个喜好非常特殊,那就是她喜欢西洋人的一些“奇技淫巧”,像什么照相机,火车头,自鸣钟,电灯泡,小电影一类的,她全都爱,而且一准儿是国内最早受用现代科技的那一批人。
既然老佛爷喜欢“西洋景”,那么像这样过六十寿诞的大好日子,又怎么能少的了那些洋玩意出来“乐呵乐呵”呢?
因此,也不知道是谁出了个主意,说由各国住华公使和总理衙门牵头,要在整个寿诞期间,颐和园里组织一个“万国机械博览会”,为期三天,把那些西洋人好玩好看的稀罕货都弄过来,一起为西太后祝寿,临了还要选出一个万国冠军来,赏赐黄金千两,黄马褂一件。
为了这个万国博览会,清庭的那些大小官员们也是费劲了心机。李鸿章和袁世凯亲自牵着头,提前从北洋水师挪用了军饷,拿买炮弹的钱连夜翻修贯通“中北海和紫光阁”的铁路全长一点五公里,要跑小火车,邮电局日夜赶工了祝寿的纪念邮票,而且从故宫到颐和园的路上还仿照乾隆的寿辰,进行了“点景”的面子工程。
然后,总理衙门又通知各国公使,说但凡前来祝寿的外国使团,凡寿礼里有机械设备,像什么电灯电话自鸣钟一类的,全部论人头赏赐一百银币,并务必参加万国机械博览会。
而如果有参加万国机械师夺得名次的,除了老佛爷那边的赏赐,总理衙门还额外安排了黄金一千两和中国特产若干,并还许诺谁赢了冠军,就加封挂职六品顶带,在中国享受和京城官员一样的礼遇。
给钱,给吃又给官,这样的好事情自然打着灯笼也难找。于是乎各国公使便也在金钱的刺激下使出浑身解数,一个个争先恐后,如见了血的蚊子一般,6续派人参加了这次博览会。
:博览会
既然是万国博览会,那么外国参赛的机械设备定然不少,而这些东西,早在展览会开始之前,便由各国公使一一介绍着,化成图样,送到了老佛爷面前“尝鲜”。
当时的老佛爷,对这些个自称为“奇技淫巧”的新鲜玩意特感兴趣,像什么美国的电灯,德国的电报,法国的自鸣钟,曰本的八音盒,一个比一个精巧,她看着更是赞不绝口,喜笑颜开。
而这次博览会上,除了那些她见过或者听过的玩意,人家还推陈出新,带来了当时刚刚投入使用阶段的共电电话和三汽车,着实让老佛爷开了眼界。
不过洋玩意看的多了,这老佛爷却又渐渐不高兴了,平静的脸色上虽不明说,但也多了一丝担忧和不悦。
这一切,那些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清宫官僚们,自然不会察觉不到。
对此,清庭群臣诚惶诚恐,但又都不敢直问老佛祖是怎么个意思,后来还是大太监李莲英聪明,人家趁着给老佛爷梳头的功夫问出了其人的心结,随后才明白了老佛爷不太满意的原因。
原来,这外国货看多了些,老佛爷便也犯了“审美疲劳”,她回想起大清朝这么些年那个折腾,败仗吃了不算少,洋货买了不算少,人才搞了也不算少,到现在还连个像样的机械都造不出来,以至于在万国祝寿的机械博览会里,连个像样的国产玩意儿都找不到,真真是丢人,丢脸呀!
老佛爷的心思,很快通过李大总管的嘴传到了总理衙门的耳朵里,那一帮子官僚听了之后,当即领会了领导精神,日夜研究起属于大清朝自己的“玩意儿”来。
不过这个时候,这老佛爷的意思,却让李鸿章,张之洞等几位肱骨老臣非常为难。
这几位实权派真要说起来,其实挺有资本,也挺有苦衷的,毕竟“咱大清”经过这么多年的挨打,也不是一点儿长进没有,前几年同治中兴的时候,还特地搞了一洋务运动,机器设备和土洋人才都引进了不少,还送人出国留了学,按理说这么多人才,做出一个像样的机械“玩意儿”来博老佛爷一笑,本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他们这些大臣引进的东西都是些做枪做炮的机械,本土的机械师照葫芦画瓢,又只会制作枪炮子弹,前几年回来的留学生也尽是一些修铁路,造枪炮和搞破鞋的洋奴或者革命党,一出手同样不是枪就是炮的,大部分还有思想问题,显然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实在拿不出手。
因此,用国人造“玩意儿”,参加万国博览会,博取太后一笑的打算就这样不得不搁置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履维艰,这计划也俨然即将落空。
大臣们拿不出主意,要说最着急的,还的是我们老佛爷的肱骨太监李大总管。
因为整件事情都是他李大总管牵头代办的,而他又曾经在老佛爷,内务府和各位王爷那里夸下过海口。现在大家突然拿不出东西来,当真等于让这位大总管自己打自己的嘴。
这种情况下,李大总管渐渐明白,要靠衙门里的那些臣子们解决问题,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非要应付这差事,他就只能从清宫内部寻找解决的办法,用自己的人脉来找良工巧匠,尽快完成个“玩意儿”出来。
因此,这位大太监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射向了一个古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