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只限于童年和成长期的趣事,毕竟是亲弟弟,总不能真说他坏话。
陆雅很有分寸,
也是有意让苏婉玉尽快的融入。
另外一边,
陆良来到理想的驾驶体验馆。
后天就要新车举行发布会,理想one也出现在体验馆的正中央。
造型没什么好说,中规中矩,只是陆良看到车前脸好像有宾利的影子。
前脸中央区域的长方形网格,跟宾利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一模一样。
李响干笑几声:“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关键在于整体的驾驶体验感。”
“油耗多少?”
陆良看到数据,不由得眉头紧锁。
虽说是搭载增程式混动系统,但12t的发动机,好像有点低,跟五菱宏光同款。
“68-96l/100k之间。”
陆良眉头渐渐舒展,增程式确实叼,这么大辆的车,油耗这么低,是个亮点。
他虽然不在乎油耗,但大众最在乎的就是油耗,否则日系车也不会一家独大。
陆良又进入驾驶舱体验,空间足够大,冰箱彩电沙发加热按摩,应有尽有。
“理想同学,打开天窗、主驾驶加热、副驾驶按摩。”
陆良了解呼叫指令,话刚说出口,李响脸上又露出尴尬的笑容:“陆总,目前车机还在优化,指令只能一个个来。”
“也行吧。”
陆良又体验了所谓的智能驾驶,只是多装了几个行车雷达,还有360影像。
他不由得叹道:“智能驾驶跟特斯拉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最基本的前方碰撞预警、自动变道,车道保持,以及跟车匀速行驶一概没有。
李响面露苦涩,十分嘴硬:“智能化有点就可以了,主打还是行车舒适性。”
他振振有词:“陆总,你就抛开智能驾驶不谈,试问三十来万的价格,市面上哪一款车型,能有这么多功能配置?”
“确实没有。”陆良哑然。
纵使理想one缺点满满,但冰箱彩电大沙发,放在这个价位,堪称无敌。
起码宾利慕尚都不具备这么多的功能,未来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车机方面,我明天过去研究所看看,说不定有优化的可能。”
如果理想使用的车机就这种水平,陆良有信心,他们的车机能够取而代之。
毕竟距离智能化还远着,顶多就是个智能中控系统,让其运行的流畅点应该不难。
“如此甚好。”李响满面笑容,他不像李冰那么抵触外来的车机。
毕竟融资是真的难,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真的没有心情去研发车机。
包括现在的理想车机也是能用就行,智能驾驶方面,也考虑不了那么多。
特斯拉模式
新能源汽车,只能熬。
毕竟一款新产品,还是售价仅次于房子的大件,消费者都会慎而又慎的选择。
无论作为创业者的李响,还是投资人的陆良,都做好起码亏损三年的准备。
告辞了李响,陆良去往酒店的路上,轻声自语:“难道特斯拉模式才是正确的?”
老美的上市思路跟国内不太一样,国内是要做出成绩,有稳定营收,甚至收入均衡才能上市。
反观老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上市就先上市,给市场勾画蓝图,用市场的资金发展自身。
特斯拉就是其中佼佼者,上市前,连年亏损,超8亿美元,旗下只有一款roadster的电动跑车。
直接ipo,申请上市,当时发行价为每股17美元,公司市值也只有17亿美元。
六年时间,融资超50亿美元,越做越强,如今的市值也突破350亿美元,简单概括就是把汽车当做一款金融产品来运营。
造车新势力都想效仿特斯拉,特别是蔚来的李冰,已经在琢磨来年怎么ipo。
因为纳指上市的门槛很低,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一个原则就可以申请。
第一是先决条件,要求公司经济活跃一年以上,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第二是消极条件,资产净值在500万美元以上,公司估值为5000万美元。
第三积极条件,证监会审查通过后,企业需要满足公众持股人数达到300人以上。
第四则诚信原则,纳斯达克有句流行的俚语,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相较创业板起码需要注册满三年,有稳定营收,收益均衡,简直不要太简单。
不过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
需要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否则上市,融不到资金,这市也是白上。
“他们缺钱,我又不缺。”
陆良思索良久,还是坚定自己的道路,效仿比亚迪,走全产业化路线。
BL耽美